面對氣候變遷與城市交通壅塞等現代挑戰,本系於4月19日、20日舉辦「綠色交通新趨勢 × 跨域思考」主題工作坊,聚焦智慧科技與永續交通的整合應用。活動吸引來自電機、資工、工設與社工等多系所學生熱情參與,透過設計思考流程與跨域實作挑戰,探索5G通訊、智慧機器人與社會企業等元素如何共同打造創新的綠色交通解決方案。
此次工作坊以實際社會議題為出發點,從高峰時段交通壓力、行人路權困境、外送族群的交通安全到智慧運輸管理等真實案例出發,鼓勵學生組隊觀察生活環境,發掘問題並運用科技思維提出解方。學生在兩天內學習使用者體驗設計、簡易APP開發、5G技術應用以及社會企業運作等知識,並將所學轉化為具實作性的交通創新成果。
工作坊成果亮點
學生團隊成果多元豐富,具備技術可行性與社會價值,具代表性的提案包括:
- 「視障者智慧綠色旅程規劃」:設計針對視障者通勤動線的導引系統,整合語音導航、安全感測與資訊回報功能。
- 「高風險行人區制度設計」:提出「陪行志工時數認證制度」、「陪行員培訓手冊」與「行人安全標準SOP」,以制度創新改善交通弱勢族群的出行安全。
- 「外送員智慧停車解決方案」:針對都市違停問題,開發結合感測器與簡易APP的外送員專用停車格管理系統。
- 「智慧APP介面與模擬平台開發」:部分學生完成初步介面設計與簡易程式碼模擬,展現從概念設計到數位工具實作的能力。
這些成果不僅展現學生對交通問題的關懷與理解,更融合了工程設計與人本精神。參與學生實際動手製作草模、APP介面與功能模擬,提升跨域協作與創新實踐能力。教學團隊指出,此次工作坊結合社會企業導師的引導,讓學生理解科技設計的社會影響力。透過「做中學」與「真實議題導向學習」的教學設計,成功引導學生跳脫單一學科框架,從科技與人文並進的角度探索永續交通的可能性。